徐礦集團郭家河煤業公司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指示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通過實施“五三”舉措,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產改體系,爭當產改“標桿”示范單位。2021年7月入選陜西省和寶雞市產改試點單位。
做到“三強化”
一是強化組織推動。認真落實集團公司產改實施意見,建立了12人的產改觀察員隊伍,將產改任務納入該公司年度指標考核,變“軟指標”為“硬約束”。
二是強化思想引領。編發產改專題簡報33期,依托《郭家河簡報》、微信公眾號、智慧黨建等媒體廣泛進行宣傳教育,讓產改精神深入人心、發揮作用。該公司工作相繼被國務院國資委、“學習強國”、陜西網等主流媒體報道,進一步樹立了郭家河產業工人敢于創新、勇于擔當的良好形象。
三是強化紅色教育。以慶祝建黨一百周年為契機,利用當地紅色資源,組織勞模、標兵、工匠、好人、優秀班組長等參觀學習,廣泛組織產業工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紅色革命
打造“三平臺”
一是打造學研合作平臺。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辦學,近兩年來154名產業工人參加了學歷提升教育。投資4000余萬元,全力打造智能化建設標桿礦井。建立自然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郭家河煤礦綠色開采地質保障研究基地,全力消除重大地質災害影響。
二是打造“五小”創新平臺。成立了12個創新小組,有68名一線產業工人加入。近兩年已完成創新創效項目20個,科研創新項目立項8個,申請專利1項,直接創效1000余萬元。
三是打造技能提升平臺。進一步放大勞模品牌效應,鄭步勞模創新工作室被寶雞市總工會掛牌。發揮技術骨干的傳幫帶作用,開展“班組長進講堂”活動,組織“大拿”傳授經驗,簽訂師徒協議82對。開展職工技能比武,對在參加上級技能大賽中獲獎的產業工人對等獎勵,并授予“郭家河技術能手”稱號。
落實“三機制”
一是落實工資增長機制。每年在效益增長的基礎上為職工漲工資,為獲得集團以上榮譽的勞模漲工資,確保職工實實在在享受到發展的成果。
二是落實權益保障機制。提高了勞模先進及技能工人企業年金繳納比例。簽訂了《工資集體協商協議》,有效維護和保障了產業工人在工作崗位、薪酬分配、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落實。
三是落實鼓勵激勵機制。該公司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與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享受同等標準津貼300元、500元、800元。為創新工作室領軍人才每人每月發放1000元津貼;為車間工會主席每月發放200元津貼;對新取得技師、高級技師的員工分別給予不低于5000元、10000元嘉獎。
實施“三提升”
一是提升榮譽感。定制勞模、先進宣傳畫冊300余冊,廣泛開展尋找“最美郭家河人”活動,在該公司投產10周年之際評選“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型優秀產業工人300名,并為他們的家屬寄感謝信和慰問品。
二是提升尊嚴感。省部級以上黨員勞模張廣偉、何永濤參加該公司黨委中心組學習,一線工人何永濤當選為該公司工會兼職副主席,近兩年有9名優秀班組長提拔為副科級干部。
三是提升自豪感。該公司生產經營持續穩定,是寶雞地區規模最大、效益最好、貢獻能力最強的能源企業,今年先后榮獲“寶雞市五一勞動獎狀”“寶雞市工業發展貢獻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4次入選“陜西100強企業”,切實提升了干部職工的自豪感。
突出“三個好”
一是興辦好民生實事。大力開展“家”文化建設,通過實施漲工資、增福利、優環境這“三大舉措”,該公司承諾的10件民生實事和集團公司安排的10件民生實事已全部落實到位,擴停車場增加車位70個,食堂菜品價格下調30%,職工用餐補助提高25%,投資80萬元升級改造圓形報告廳,礦區網絡實現提檔升級,礦區綠化總面積達到18.72萬平方米。
二是滿足好文化需求。豐富礦區文化生活,組織開展“郭家河之夏”系列文體活動,共有籃球、乒乓球、游泳等賽事12項;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越野賽、職工卡拉OK大賽等職工喜聞樂見的活動每月至少舉辦一次。參加集團公司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系列活動榮獲一等獎3項。參加寶雞市總工會普法知識競賽獲得團體第2名。
三是幫扶好困難群體。修訂完善了《產業工人幫扶救助實施辦法》,2021年,走訪困難職工96人次,發放慰問金18萬元,金秋助學43名,發放助學金12.5萬元。 |